我的账户
连城便民网

自媒体资讯干货

亲爱的游客,欢迎!

已有账号,请

立即登录

如尚未注册?

加入我们
  • 客服电话
    点击联系客服

    在线时间:8:00-16:00

    客服电话

    400-000-0000

    电子邮件

    xjubao@163.com
  • APP下载

    连城便民网APP

   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
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扫描二维码

    关注连城便民网公众号

连城便民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启航考研:经济学考研院校如何选择,各梯队院校都有哪些呢

2025-07-16 发布于 连城便民网

经济学考研的基础知识及内容是必不可少的,那么经济学考研需要了解的知识和问题都有哪些呢,今天就分享经济学考研院校如何选择,各梯队院校都有哪些呢,希望对于想要考研经济学的朋友有所帮助,一起来看看吧!

张宇考研咨询

经济学考研院校如何选择,各梯队院校都有哪些呢?

第一梯队:

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复旦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

综合实力国内最强的四大天王,地理位置好,学科实力强,但是以经济学的形势来看,推免生占比较大,适合学霸类的同学报考)基本报录比都是在15:1以上。

第二梯队:

中国人民大学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、南开大学、中央财经大学、上海财经大学、厦门大学、中山大学

中国人民大学(覆盖整个北方,三大全经济学科重点学校之一,985)
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(211.国贸是国家重点学科,北京区位优势)

南开大学 (覆盖整个北方,但在北京处于弱势,不过也是三大全经济学科重点学校之一,所以排第二梯队,985)

中央财经大学(覆盖整个北方,211老牌财经类,牌子响)

上海财经大学(覆盖整个南方,211.得益于上海金融中心优势)

厦门大学(覆盖整个南方,但在上海处于弱势,不过同南开、人大一样,是三大全经济重点学科学校之一)

中山大学(老牌985名校之一)

基本报录比在12:1以上,而且这个梯队的院校大小年情况严重,报考时要及时了解这些信息。

第三梯队:

西南财经大学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、兰州大学、暨南大学

是区位稍差的211财经和区位稍差但经济还行的985.其中包括:

西南财经大学(就业覆盖西南地区和深圳地区,211院校,金融一批国家重点学科)

中南财经政法大学(就业覆盖湖北地区,211院校,金融二批国家重点学科)

兰州大学(区位处于劣势,但是区域经济学是国家重点学科,同时是985)

暨南大学(211.产业经济学全国第一,广州区位优势)等。

报录比也是在10:1左右,专硕一般为6-8:1。

第四梯队:

东北大学、江西财经大学、南京财经大学、浙江工商大学、天津财经大学等

一些经济学科很弱的985或211学校,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地区性财经院校。

东北大学的经济学科不算强势,相对来说就业方面也没有很大的优势。财经类里面的江西财经,南京财经,浙江工商,天津财经等,报录比在8:1左右,适合普通院校同学以及跨考的同学报考,性价比很高。

第五梯队:其他普通院校

例如宁波大学,青岛大学,江苏大学,河北大学等,综合性大学凭借自己原有的优良资源,积极发展经济学学科建设,虽然起步稍晚,但在经济学与其擅长的学科相结合的交叉专业领域表现十分突出。另外,一些省内经济类院校在与当地经济相融合的领域也表现突出。

这些院校的实力不可小觑,比如山西财经大学等,安徽财经大学等。报录比一般也在6-8:1,相对难度适中,有的院校会招收调剂。

以上就是“经济学考研院校如何选择,各梯队院校都有哪些”的解析,希望对于想要考研经济学的你有所帮助,如果还有其他疑问,欢迎咨询启航考研老师。

热门考研课程、集训营及资料领取推荐:

2026考研全科辅导培训课程:立即领取

考研二战集训营占位:立即报名

26考研专属VIP班名额领取:立即报名

2026考研备考视频课程领取:立即领取

在职研究生报考及培训课程:立即领取

考研择校择专分析资料及规划:立即领取

考研备考及真题资料下载:免费下载

1

鲜花
1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

请发表评论

全部评论

相关阅读

  • 连城便民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连城便民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连城便民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连城便民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连城便民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连城便民网
    1970-01-01
连城便民网

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

相关分类
热点推荐
关注我们
连城便民网与您同行

客服电话:400-000-0000

客服邮箱:xjubao@163.com

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连城便民网 版权所有

Powered by 连城便民网 X1.0@ 2015-2020